时间:2025-05-25 15:49:04 点击:211次
全国城市农贸联合会
先进菜市场发言材料
智慧“四方城” 服务“八面客”
---大观区四方城菜智慧菜市场创新经营谋发展
安徽忆皖鲜农贸公司监事、副总经理 陈卫东
【部门推荐】大观区四方城智慧市场自更新改造、“文明菜市行动”以来,用科技加持“菜篮子”、用数智赋能经营管理,降本增效,成效显著。不仅为守护市民餐桌安全提供助力,也成为一扇展示大观区、安庆市城市文明形象的样板和直观窗口。
当前,随着消费方式的不断变化升级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贸市场也面临摊位空置率增加、客流量下降的困扰。针对升级改造后的智慧菜市场的难点痛点问题,如何赋能商户与商家互利共赢?如何丰富经营业态为市场引流增量?如何在新时期、新业态、新赛道竞争生存发展?四方城智慧菜市场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探索前行,用科技赋能菜市场经营管理,对升级改造后菜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或将起到一定的行业引领和借鉴作用。
一、更新改造前情况
安庆大观区四方城智慧菜市场坐落于安庆市大观区玉虹街与四方城街交叉口,交通方便,车位充足,市场临街,居民区多、住宅楼栋多、周边居住人口多,日常蔬菜需求量大、整体消费力较高。改造前四方城菜市场建筑面积3012㎡,部分业态出租率较低,市场硬件设备简陋环境较差,购物体验一般。菜市场内外档位商铺56间,经营业态单一,主要经营蔬菜、猪肉、酱菜等,日均销售额不到3万元。因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市场内生意清淡大部分商户经营出现困境,菜市场呈现“两低两高两差”(即:菜市场商户入住率低、客户入场率低、摊位租金高、管理成本高、经营环境差、经济效益差)状况。市场外“马路游击队”沿街叫卖,零星摊贩设立“店外店”、“场外摊”占道经营,哄抬物价、不讲卫生、乱停乱放,阻碍交通,成为城市文明创建的“牛皮癣”,为此,区域市民怨声载道,成为当地民生问题的主要诉求。在省、市组织的历次文明创建检查考核评比中,多次受到通报批评,给市场管理者、经营户、政府监管部门带来困扰。
二、更新改造过程
安徽忆皖鲜农贸市场公司积极响应、主动参与,按照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在城区升级改造了包括四方城农贸菜市场在内的6家智慧型菜市场。公司把四方城农贸智慧菜市场定位为公司在安庆市打造的首家智慧菜市场“超级旗舰店”专门聘请高级设计单位设计、组织专业施工单位按照时间、进度、质量、安全精心施工。比照政府有关菜市场设计施工规范和投资强度,公司巨额投入四方城农贸市场改造资金422 万元(其中安徽省财政厅、商务厅给以专项奖励补助资金30万元), 约为1600元/平米(包含装修改造、外立面改造、消防改造、智能化系统、外围道路改造等)。通过改造现有业态数量:档位 22户、商铺59户、共计: 71户,于2022年8月,经相关部门单位竣工验收后正式投入运营。
根据测算:四方城智慧菜市场带动种植、养植、生产、加工、运输、批发、零售等相关产业链社会投入5.2亿元,方便菜市场周边区域1.5公里左右,约11.6万居住人口的生活所需,并辐射周边2公里,约5.26万居住人口,丰富了他们的菜篮子,同时解决了400多人的就业问题,创造税收13.6万元。
安庆各级党委、政府以“菜篮子”改善的是民生,凝聚的是民心,受益的是民众为初衷和己任,高度重视。把“菜篮子”纳入“十大民生工程”项目之一,专门成立市、区(县)菜市场“建改转”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引领、依法依规、联动共管”的原则,统一安排、部署、实施菜市场“建改转”和文明菜市场3年专项行动。
三、更新改造后情况
四方城智慧菜市场的投资主体是安徽忆皖鲜农贸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该企业是一家以农贸市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及农副产品产业链整合投资运营的“菜篮子”专业团队。他们注重数字化建设,精心把四方城菜市场打造业内领先的智慧农贸市场,四方城菜市场已实现网络全覆盖,配备市场信息展示屏、大数据显示触摸查询一体机等智能应用产品,统一配备智能电子秤,设置公用电子公平秤,全面启用称链系统,实时在线监测交易状态,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实现肉菜追溯、诚信计量、移动支付、能源管控、电子眼安保等多功能、全方位、全覆盖的大数据管理。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数字显示屏、智慧电子秤、溯源二维码、菜场直播间等各种科技设备的应用让菜市场管理运营更加智能。为推动“智慧菜场”建设,四方城智慧菜市场在公司支持下科技赋能运营。市场引进智慧农贸系统,做到管理标准化、经营科学化,实现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经营管理,菜市场出租率明显提高。据公司年报显示:外铺面出租率达95%、内铺岛台出租率为80%。四方城智慧菜市场2023年度“产供销”突破产值0.8亿元,比升级改造前呈几何数增长,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如今,升级改造的四方城智慧菜市场用数智、快捷、方便、舒适、安全的购物环境迎接四面八方来客。
为满足顾客网购的消费需求,打造线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四方城菜市场依托总公司专门成立的电子商务公司开发了买菜小程序和会员体系,在建立优质农产品电商B2C领域“菜管家”基础上,在四方城菜市场设立的农产品展示门店,客户通过触屏、手写等方式可方便实现“网上点菜”,菜市场自营门店及时将优质有机绿色农特优产品送达消费者家里餐桌。通过线上渠道的拓展,菜市场日均蔬菜、肉类、光禽等销售额显著增加。
2022年,市商务局、财政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市城区“十佳菜市场”“先进菜市场”评比活动,四方城智慧菜市场名列榜首;2023年,四方城智慧菜市场被全国城市农贸中心零售委评为“最受百姓喜欢的农贸市场”。
(一)既有“颜值”更有“产值” 改造后的四方城智慧菜市场硬件和软件设施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说是既光鲜亮丽又“颜值”爆表。菜市场空间宽敞明亮、地面干爽整洁,各个档口的招牌颜色统一,农产品划分区域清晰。引入全套智慧农贸市场管理系统,实现了智慧水电、智慧消防、人脸识别、身份证扫描和人体测温等全智能可视化功能,使得市场的运营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信息公开透明,监管有序,不仅提升了市场的运营效率,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增强了市民的购物体验。 (二)线下交易、线上点菜在四方城菜市场入口处,显示屏滚动播放当日菜价、实时交易数据、客流量、菜品检测结果等信息。“有了新科技,菜品信息公开透明,在菜市场买东西更方便了。”家住附近小区民张女士说,显示屏上可以把菜价看得一清二楚,再也不用绕着菜市场,挨个去摊位问价了。只见每个摊位前都摆放了“AI识别智能秤”。除了称重结算,智能秤还兼具价格公示监测、食品溯源、交易大数据管理等功能。“再也不用担心缺斤少两、打错价格了,我们买得也安心。”。
(三)溯源可控 保障安全 一张小票就能做到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追踪,实现流通千万里、追溯‘零距离’。四方城智慧菜市场顾客在交易完成后,会得到附有追溯二维码的小票,一旦发现食品质量等安全问题,可通过小票,在市场公开查询系统、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对商品进行追溯。菜市场标配有食品安全快检测室,每天将食品检测数据及时上传至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中心和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查询处理,形成源头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食品安全大数据管理系统,打造安全放心、购物便捷的市场交易环境。安徽省畜牧兽医协会来四方城菜市场现场考察一致认为:从马路边的小菜摊,到传统的室内农贸市场,再到新兴的“四方城型”智慧菜场,人们买菜的环境不断改善、体验不断提升,在数字技术帮助下,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更安全。
(四)增值服务、购物便捷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菜市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千家万户的‘舌尖幸福’。数字化使得供需之间能够更精准地匹配,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改造后的四方城智慧菜市场还新添了母婴室、开水供应、环卫工人休息处、小修小补、公共厕所、无线with接入等便民生活服务业态,并把周边的社区食堂等服务设施也一起融入,为消费者、商户和市场管理三方带来实惠和便捷。
四方城智慧菜场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下一步将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应用,以数字技术覆盖农产品从采购到销售环节的全流程,完善商品库存管理、费用设置与缴费数据的实时查询,对多类型商户进行“数智化”统一管理。为政府经济管理、食安监测、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针对传统农贸市场仍面临很多困境,如何让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作为菜市场管理方还需不断探索向智慧化农贸市场发展,引进新经营理念,探索新发展方式,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针对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配制一些预制菜,提供网上订菜、配送到家等服务;引入超市会员制理念,开展一些促销优惠活动进行引流,通过优质服务吸引顾客,提供“管家式”“保姆式”精准服务,开展诚信经营户星级评定,指导商户优化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在市场“变”的路途中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前进路子和发展模式,真正实现菜市场“帮农、助商、惠民”,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形成安庆充满烟火气的城市特色名片。